欢迎访问陕西机械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网站!
当前时间: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热点 详细内容
专家观点 | 李晓华:全球制造业格局因何而变
发表时间:【2021-06-30】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60】次
世界各国都已经注意到,全球制造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是什么在推动这种变化产生呢?
产业在大空间尺度的分布,是无数企业生产区位布局决策的集中体现,而企业选择将生产经营部门或价值链环节布局在哪一个区位,是出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考量,其中涉及要素价格、要素组合的效率以及与生产组织、销售过程相关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也就是说,生产的空间格局既取决于产业的内在特征与运行规律,又涉及各国的比较优势,还会受到技术变革、外部冲击、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是这些方面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交织与作用,推动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演变。

更好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需关注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变化
 

每一种产业或者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生产要素投入。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加工产业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资源;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设计环节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等等。不同国家和地区通常具有不同的要素条件和资源禀赋。如果产业资本能够自由流动,就会根据产业与价值链环节的要素投入需求,将其布局在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区位,实现较低的产品交付总成本。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高级生产要素会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投入而发生变化。比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随之上涨,这个国家原本具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会逐步减弱,使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更低成本优势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但如果这一国家又积累形成了新的优势,就会加强对其他产业的吸引力,形成国内产业的更替。相应地,制造业的产业格局也会随着不同区位资源禀赋的变化而变化。

要看到,能否真正发挥出资源禀赋的优势,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用户需求的扩张,推动市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布局决策。具体来看,靠近大规模的市场,企业不但能够节约运输成本,而且能更加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进而对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在一些情况下,靠近市场可能会由于要素组合不是最优、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等原因造成生产环节上的成本不占优势,但是运输成本的节约和供应链的灵活性仍然会使其成为整体上更优的选择。

二是技术变革会从多个方面影响产业格局

技术变革会影响产业结构。一些新技术的商业化会形成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对原有的产品或服务形成替代,从而形成新产业。

技术变革使资源禀赋的重要性发生变化。由于新技术的出现,一些以前比较重要的资源,其作用会下降;一些曾经没有价值的资源,反而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就造成部分原本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相关产业会逐步衰落,而新的生产要素丰富的地区则可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
技术变革能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影响企业向用户交付产品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的发展总体上使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使得生产接近用户的重要性逐步降低。

技术变革会改变产品的形态与生产交付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与服务、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融合,一些原本依托物质载体存在的产品(如音乐、音像)可以完全以数字化的形态传递、交付、使用,企业可以从向最终用户交付实物产品转向借助互联网远程提供服务,还有一些产品可以实现产品原型的数字化传输和在用户端通过3D打印等技术实现物质形态的复现。这些都将对产业格局产生影响。

三是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自然灾害、疫情等外部冲击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这些因素会剧烈改变短期供给和需求,使全球供应链遭遇挑战,进而对生产要素的组织调配、生产的区位选择等产生影响。比如,日本是世界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供应国,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国内企业的大面积停产,一些关键汽车和电子零部件的供应严重不足,从而促使一些跨国公司考虑推动供应链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又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供应链遭受冲击,供应链本土化的重要性也因此被重新认识。
在生产的全球化水平较低、各国之间主要开展产业间分工的时期,由于外部冲击大多在局部发生,因此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也多是区域性的。但是在今天,世界各国的供应链环环相扣,相互之间高度依赖,特别是汽车、电子等产业的产品复杂程度高、产业链条长、国际化水平高。高度细化的全球产业分工在显著提高生产总体效率的同时,也使供应链变得更加脆弱,一旦由于外部冲击造成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停摆,全球范围内的整个产业都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对产业格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改变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流动性。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地以及附着其上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完全无法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则受到各国边境管理和国内就业规定的限制。相比之下,最终产品、资本、技术的流动性较高。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性越高,各个产业和产业的各环节就越会按照其要素投入特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目标市场、运输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综合考虑来布局生产能力;反之,当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受到阻滞时,产业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因素的作用就会下降,这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和全球产业的空间格局。

全球制造业产业格局演变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对此,我们既要高度关注,又要深入分析,更好把握产业格局变化表象背后的真正根源和演进脉络。

 
 
作者简介:

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友情链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科技控股集团
陕西省机械研究院
陕西华夏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政府网站
合作高校网站
科技业务网站
陕西机械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陕公网安备 61110402000135号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丰信路1438号-陕西省机械研究院科研大楼312室  邮编:712000
电话:029-81631519 029-81632329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