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榆林市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团队的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这一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撑下,依托团队研究成果,我们与中核集团、榆林市政府合作,在榆林科创新城打造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说。
管晓宏介绍,示范项目将建设一套包含氢能的新结构智慧能源供需系统,计划年底建成。该项目将为明年在榆林举行的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运动员村供能。届时,运动员村将成为基于氢能的“环保—经济”双示范零碳园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尝试。
管晓宏院士团队的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转化应用正是西安交大加强校地合作、共促秦创原发展的有益探索。除此之外,西安交大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成效显著。“我们将发扬西迁精神,着力推动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转化,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西安交大科研院负责人黄忠德说。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西安交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鲁广昊教授团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原位断层光谱分析仪,并在配套的软件及算法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该成果为有机半导体器件中电荷分布及电荷输运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可在相关半导体产业上广泛应用。
成果虽然突出,但是鲁广昊专注于科研,在转化方面“办法”不多。“学校的‘6352’工程种子项目开始征集后,我们发现鲁教授的原位断层光谱分析仪项目前景不错,于是就进行了对接交流,协助他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商业模式、团队结构等进行分析讨论,并组织对接了秦创原春种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西安交大专职科技经纪人孙瑞庚说。
最终,鲁广昊选择了春种基金作为投资方,并签署了投资协议。“我们5月成立了陕西谱光微视科技有限公司,6月收到了春种基金的注资,目前正在向全国各相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产品。” 鲁广昊说,“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孵化和推广,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多笔设备销售及服务订单,金额超过了100万元。”
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王文告诉记者,让鲁广昊教授等受益的“6352”工程是指通过汇聚“政产学研用金”6方面资源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未来技术和丝路国际3个学院(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5种生态环境,建设创投和交易2个平台,从而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截至9月底,西安交大校内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71项,其中64项在陕西就地转化并成立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额超过1.1亿元。其中,“低温液体膨胀机”“超宽禁带单晶金刚石”“中高端锂钠电池材料”等项目融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
据介绍,预计年底前,西安交大将有至少160项校内科技成果在陕就地转化,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铜铬合金”“新材料中试基地”“物联网关键技术”等项目已进入协议签订阶段,融资金额均在2000万元以上。“我们将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秦创原建设。”王文说。
校地合作 协同创新发展
除了科技成果转化,西安交大还加强与政府合作,主动探索一条政府、高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以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人才、科研和教育优势,为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持、高质量科研成果和高品质科技创新服务。今年3月底以来,西安交大与渭南、商洛、汉中、咸阳、榆林、西咸新区等地加强对接,开展了科技创新、飞地孵化器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以渭南为例,4月初开始,西安交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为基础,全力支持渭南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西安交大派驻科技经纪人到渭南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双方合力打造了包含“市级技术转移中心+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领军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科技孵化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的立体联动创新驱动平台。
今年6月,经过学校科技经纪人全过程参与跟踪及协调支持,西安交大机械学院与渭南高新区木王科技有限公司就“晶圆测试用MEMS探针技术”转化签订了合作协议。晶圆测试用MEMS探针的研制与开发,将解决国内晶圆测试探针受限于进口产品的“卡脖子”问题,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半导体产业测试细分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科技经纪人的全程服务,晶圆测试用MEMS探针技术校企合作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将为企业继续拓宽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市场、打造国内探针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木王科技董事长马福斌说。
包括木王科技在内,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分中心已服务企业500家(次),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40余场,促成技术合作金额3000余万元。目前,西安交大已联合渭南建设市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区县技术转移工作站3个、领军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5个、飞地孵化器1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个。
“除了渭南,我们还与咸阳市政府正式达成协议,合作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同时,按照‘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思路,我们与商洛、汉中等地合作共建飞地科创中心(孵化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安交大校地合作办负责人说。
引金融活水灌溉创新之花
“今年8月,西安曲江金控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向企业注资150万元,用于激光雷达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西安深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大航天学院副教授孙剑说,“在金控交通转化基金的支持下,公司在产品布局、企业形象、人才建设、治理结构、海外市场搭建等方面走上正轨,实现了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企业估值达8000万元。”
孙剑提到的金控交通转化基金正是西安交大联合曲江金控依据“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科技+金融”的模式设立的,首期规模为1000万元。上述基金聚焦推动西安交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长效发展,通过融合曲江金控专业化的创业投资服务,助力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目前,金控交通转化基金已投资落地多个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及校友的创业创新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
“一池活水引春来。金融服务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金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特别注重在企业种子期和初创期给予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王文说。
截至目前,西安交大已联合省内15家知名创投机构及中国风投、中国银行、中国技术交易所、中国专利师协会等10余家国内顶尖机构共同打造创新港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除了与曲江金控联合发起的金控交通转化基金,西安交大与空港新城联合发起设立的1亿元天使基金已落地,与中国风投联合设立的2亿元天使基金已通过陕西省投资引导母基金立项。
“下一步,我们将与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常态化服务陕西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科技、金融资源实现有效对接,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王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