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 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顾诵芬 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
王大中 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2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说,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李克强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尊重科学规律,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强化长期稳定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李克强说,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制定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李克强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的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王大中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艾力更·依明巴海、肖捷、卢展工出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及家属代表,首都科技界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陕西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20年,国家共授予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三大奖”)264项。陕西省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2020年度“三大奖”授奖总数的9.85%;其中,通用项目21项(主持完成11项,参与完成10项),专用项目5项(均为主持完成)。
我省26项获奖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高水平奖项增多,26项获奖项目中,主持完成共16项,其中一等奖2项,较上年度增加一项;二等奖14项。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居全国第四位,上升两位。
2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分别在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
11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分别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能源化工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中青年科技人员活力明显增强
2020年,陕西省11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中,获奖人员中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7.9岁,全部获奖人员60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1.81%,陕西省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科技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为国家及陕西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随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陕西省科技奖励工作坚持以“提质控量”为原则,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喜成绩,获奖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全国前列,彰显了陕西力量,也持续为陕西省“两链”深度融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这些获奖科技项目都有哪些重大突破?
骨缺损修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已救治患者10万余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裴国献教授、郭征教授领衔科研团队在骨缺损修复救治体系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团队历经20余年研究,针对长段骨缺损应用组织工程再生骨,实现由移植变再生,首次提出血管神经与组织工程骨同步构建理论;研发并转化系列组织工程骨材料;成功实现世界首例长段骨缺损组织工程骨修复。针对超长骨缺损应用3D打印仿真假体,实现由机械变仿真,首次提出仿生梯度孔隙设计假体构建新理念,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骨缺损3D打印假体复合腓骨移植重建,假体并发症发生率由33%降低至3.1%。针对感染骨缺损,首创抗感染活性骨同期修复新技术,实现由延期变同期,首创感染性骨缺损“抗感染”与“骨修复”同期治疗新模式,自主研发抗感染活性骨,治愈率由59.1%提升至88.7%。针对复合骨缺损,首创“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实现由截肢变保肢,国际上创新设计“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成功实现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保肢修复,手术成功率100%。
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300余家医院、救治患者10万余人,将严重肢体骨缺损的保肢率从23%提升到91%,极大提升了我国平战时严重肢体创伤修复救治水平。
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已实现产值34.4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牵头完成的“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集电磁、结构、热于一体的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最大的GBR防空反导雷达、首部静电成形薄膜天线、“中国天眼”等重大装备400余台套,实现产值34.4亿元。开辟了我国天线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引领了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突破三个关键技术
构建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牵头完成的“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突破了物联网实体身份管理、数据安全管理、跨域权限管理三个关键技术,构建了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为跨物理信息空间、跨管理域、跨业务的数据安全服务和管控提供支撑。研制的边界管控网关、云加密数据库系统、高性能密码服务系统等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综合指标排名第一。多项技术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采用,近三年新增了超过5亿元经济效益。
首次研制多台先进仪器
打破国外垄断 填补空白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王家鼎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黄土灾害机理、感知识别及防控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高铁及重载铁路的高标准防灾的国家重大需求,在10余项国家、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支持下,创立了黄土路基振陷、深部黄土湿陷、滑坡四促效应及富水黄土-红土/泥岩隧道塌方等理论;首次研制了振动促渗仪等多台先进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此方面的空白;突破了铁路黄土路基振陷和深部黄土湿陷感知、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灾害识别、隧道变形的精准监测技术瓶颈;创立了高铁路基抗振陷的填料改良和加筋防控、湿(振)陷性黄土改良与排水平纵横协同防控及隧道加固“气驱水浆驱气”加固技术体系,主编和参编的行业规范多部,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在国内外20余条高铁和重载铁路的成功应用,使得项目合作完成单位的高铁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彰显了国际影响力。
面向国家需求深耕20余年
新冠疫情危难时挺身抗疫
西安交通大学“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端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检测仪器设备,我国很长时间一直依赖进口。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领衔的产学研团队20余年长期深耕核酸检测仪器试剂关键技术,在蒋庄德院士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项目支持下,解决了系列技术难题,发明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并成功产业化系列核酸提取检测产品,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牵头制定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填补国内空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该项目是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一项和核酸检测直接相关、攻克高端核酸检测仪器技术、满足重大需求,并先后在禽流感、埃博拉、猪瘟等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得到实战应用验证的项目。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已装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项目成果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的突出性能,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诊断,早隔离,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病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新冠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实现高端包装印刷
国产化装备弯道超车
西安交通大学“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端包装印刷产值已达数千亿元,在项目实施前,95%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依赖于海外品牌,单台售价高达3-4千万元。同时,由于印刷过程高耗能、产生有害气体、包装废料污染环境,特别是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关系到人的健康安全,使得包装印刷被国家列入食品监管、高污染防治等重点监控行业。
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项目团队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了2大类16种高端包装印刷国产化装备,主要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使国外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在中国市场份额由95%降到10%以下,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逆转,和中国包装印刷用中国装备的目标。
顾诵芬 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航空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
王大中 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2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说,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李克强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尊重科学规律,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强化长期稳定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李克强说,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制定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李克强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的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王大中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艾力更·依明巴海、肖捷、卢展工出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及家属代表,首都科技界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陕西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20年,国家共授予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三大奖”)264项。陕西省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2020年度“三大奖”授奖总数的9.85%;其中,通用项目21项(主持完成11项,参与完成10项),专用项目5项(均为主持完成)。
我省26项获奖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高水平奖项增多,26项获奖项目中,主持完成共16项,其中一等奖2项,较上年度增加一项;二等奖14项。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居全国第四位,上升两位。
2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分别在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
11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分别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能源化工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中青年科技人员活力明显增强
2020年,陕西省11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中,获奖人员中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7.9岁,全部获奖人员60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81.81%,陕西省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科技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为国家及陕西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
随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陕西省科技奖励工作坚持以“提质控量”为原则,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喜成绩,获奖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全国前列,彰显了陕西力量,也持续为陕西省“两链”深度融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这些获奖科技项目都有哪些重大突破?
骨缺损修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已救治患者10万余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裴国献教授、郭征教授领衔科研团队在骨缺损修复救治体系与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团队历经20余年研究,针对长段骨缺损应用组织工程再生骨,实现由移植变再生,首次提出血管神经与组织工程骨同步构建理论;研发并转化系列组织工程骨材料;成功实现世界首例长段骨缺损组织工程骨修复。针对超长骨缺损应用3D打印仿真假体,实现由机械变仿真,首次提出仿生梯度孔隙设计假体构建新理念,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骨缺损3D打印假体复合腓骨移植重建,假体并发症发生率由33%降低至3.1%。针对感染骨缺损,首创抗感染活性骨同期修复新技术,实现由延期变同期,首创感染性骨缺损“抗感染”与“骨修复”同期治疗新模式,自主研发抗感染活性骨,治愈率由59.1%提升至88.7%。针对复合骨缺损,首创“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实现由截肢变保肢,国际上创新设计“健供式环路移植”新术式,成功实现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保肢修复,手术成功率100%。
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300余家医院、救治患者10万余人,将严重肢体骨缺损的保肢率从23%提升到91%,极大提升了我国平战时严重肢体创伤修复救治水平。
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已实现产值34.4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牵头完成的“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集电磁、结构、热于一体的高密度柔性天线综合设计平台。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部最大的GBR防空反导雷达、首部静电成形薄膜天线、“中国天眼”等重大装备400余台套,实现产值34.4亿元。开辟了我国天线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引领了我国高性能电子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突破三个关键技术
构建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牵头完成的“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突破了物联网实体身份管理、数据安全管理、跨域权限管理三个关键技术,构建了物联网数据安全技术体系,为跨物理信息空间、跨管理域、跨业务的数据安全服务和管控提供支撑。研制的边界管控网关、云加密数据库系统、高性能密码服务系统等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综合指标排名第一。多项技术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采用,近三年新增了超过5亿元经济效益。
首次研制多台先进仪器
打破国外垄断 填补空白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王家鼎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黄土灾害机理、感知识别及防控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造高铁及重载铁路的高标准防灾的国家重大需求,在10余项国家、铁道部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支持下,创立了黄土路基振陷、深部黄土湿陷、滑坡四促效应及富水黄土-红土/泥岩隧道塌方等理论;首次研制了振动促渗仪等多台先进仪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此方面的空白;突破了铁路黄土路基振陷和深部黄土湿陷感知、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灾害识别、隧道变形的精准监测技术瓶颈;创立了高铁路基抗振陷的填料改良和加筋防控、湿(振)陷性黄土改良与排水平纵横协同防控及隧道加固“气驱水浆驱气”加固技术体系,主编和参编的行业规范多部,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在国内外20余条高铁和重载铁路的成功应用,使得项目合作完成单位的高铁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彰显了国际影响力。
面向国家需求深耕20余年
新冠疫情危难时挺身抗疫
西安交通大学“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端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检测仪器设备,我国很长时间一直依赖进口。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领衔的产学研团队20余年长期深耕核酸检测仪器试剂关键技术,在蒋庄德院士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项目支持下,解决了系列技术难题,发明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技术并成功产业化系列核酸提取检测产品,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牵头制定国家医药行业标准《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填补国内空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该项目是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一项和核酸检测直接相关、攻克高端核酸检测仪器技术、满足重大需求,并先后在禽流感、埃博拉、猪瘟等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得到实战应用验证的项目。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已装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项目成果新冠核酸检测产品的突出性能,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诊断,早隔离,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病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新冠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实现高端包装印刷
国产化装备弯道超车
西安交通大学“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端包装印刷产值已达数千亿元,在项目实施前,95%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依赖于海外品牌,单台售价高达3-4千万元。同时,由于印刷过程高耗能、产生有害气体、包装废料污染环境,特别是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关系到人的健康安全,使得包装印刷被国家列入食品监管、高污染防治等重点监控行业。
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项目团队产学研联合攻关,研制了2大类16种高端包装印刷国产化装备,主要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使国外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在中国市场份额由95%降到10%以下,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逆转,和中国包装印刷用中国装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