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报:我省加快打造
11月16日,记者在省政府举行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为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渠道,省科技厅加快“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实施,引进培养一批企业亟需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截至10月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达2793家,同比增长45%;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0071家,首次突破万家,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登记技术合同45917项,成交额165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07%。
下一步,我省从平台、人才、项目三方面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平台方面,实施“四主体一联合”研发中心建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高校一起建研发中心;人才方面,让高校科学家与企业工程师“联姻”,实施“科学家+工程师”建设方案;项目方面,实施产业链与创新链两链融合计划,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
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介绍说:“‘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对接,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与企业产品开发相互衔接。项目以高校院所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相对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科研创新团队,攻克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该项目围绕秦创原建设“两链”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领域,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多领域跨学科部署。优先支持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省23条重点产业链上的科技型企业牵头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为带头人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支持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不支持单纯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类创新团队。
省内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等主体均可申报。项目申报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省科技厅常年受理、快速办理,对于急需紧缺的队伍试行“一事一议”,尽快打造百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截至10月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达2793家,同比增长45%;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0071家,首次突破万家,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登记技术合同45917项,成交额1652.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07%。
下一步,我省从平台、人才、项目三方面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平台方面,实施“四主体一联合”研发中心建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高校一起建研发中心;人才方面,让高校科学家与企业工程师“联姻”,实施“科学家+工程师”建设方案;项目方面,实施产业链与创新链两链融合计划,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
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孙科介绍说:“‘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对接,调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与企业产品开发相互衔接。项目以高校院所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相对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科研创新团队,攻克企业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该项目围绕秦创原建设“两链”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领域,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多领域跨学科部署。优先支持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省23条重点产业链上的科技型企业牵头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为带头人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支持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不支持单纯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类创新团队。
省内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等主体均可申报。项目申报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省科技厅常年受理、快速办理,对于急需紧缺的队伍试行“一事一议”,尽快打造百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