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华商报》第02版
为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提质升级、由势转能,加快科技强省建设,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近日正式发布。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部分提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布局建设产业创新聚集区,建好用好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到2026年,“三项改革”全面深化,科创生态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效能明显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总窗口示范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万家,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万件。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研发经费比例超过65%,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
重点任务共五个方面:全面深化“三项改革”,深入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化科创生态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其中的工作要点共16项:深化推广“三项改革”、打造常态化路演平台、畅通成果转化链条、打造高能级科创孵化载体、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加速科技型企业梯队成长、打造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放大重大创新平台溢出效应、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示范窗口、提升“一总多区”协同效应、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增强人才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其中,深化推广“三项改革”中提出:到2026年,单列管理职务科技成果达到12万项,促成3万项成果转移转化,新增成果转化企业3000家;
畅通成果转化链条中提出:到2026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同占比明显提升;
打造高能级科创孵化载体中提出:培育建设30个左右“硬科技、强服务、广资源”的高能级孵化载体,高标准建设20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加速科技型企业梯队成长中提出:到2026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2万家,新增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各1000家,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省研发经费比例超过65%,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中提出:每年靶向部署10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分类实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加快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到2026年,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攻克300项关键技术,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中提出:探索设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项目,前瞻布局空天动力、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加快建设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推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培育建设10个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营造创新氛围等保障措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