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中国日报网》
“20余年来,我进行了3次尝试,没想到‘三项改革’帮我在72岁把事干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教授赵玉清感慨道。
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富集、创新主体多元、创新生态活跃等优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积极推行“三项改革”,有效破解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探索了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了源于陕西实践、能够复制推广、获得广泛认可的科创品牌。
什么是“三项改革”?
所谓“三项改革”,是指陕西省推出的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研成果转化3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2022年3月起,陕西在全省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等难题。截至目前,全省试点单位扩大至156家,9.3万项成果实施单列管理,2.5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72家,576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打通路子 迈开步子
陕西科教资源富集——百余所高校、1800多家科研机构、上百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丰厚的科研成果却转化难。“三项改革”成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举措。
“掌握的技术能为行业带来什么?如何才能让技术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李飞看来,技术只有真正应用在生产线、实现产业化才能产生价值。但是,高校教师创办企业会不会被人说“不务正业”?如果转化失败了,存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场地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种种问题,他曾望而却步。
在参加“三项改革”专场路演活动后,李飞团队得到“春种基金”100万元的融资支持,在秦创原总窗口创办了陕西智钻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钻工自动化扭矩测控及数据分析。之后,李飞团队又先后获评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并获得了“三项改革”以演代评项目的支持。
为创新“撑腰”,破除“不敢转”,陕西对职务科技成果采用区别于一般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让科研人员大胆转化。
赵玉清是西安交通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2021年,已经70岁的他出山创办企业,在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人员多次登门邀约下,陕西埃恩束能碳基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成立落户,赵玉清教授一辈子的研究成果终于从“书架”走向了“市场”。
为科技“鼓劲”,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破解“不想转”。
“三项改革”方案明确了技术转移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两条成长路径和评价标准,对高校教师按照分类评审要求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审;对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审。
西安理工大学王建渊副教授科研团队针对特高压直流工程消防难题,与西安同步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组建了电网应急安全装备工程技术校企研究中心,新型智能化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走向应用。该技术属王建渊副教授的职务成果,在2024年的职称评价中,该项目将作为重要的职务科技成果业绩纳入评审指标,为王建渊副教授的职称评审作出贡献。
为创新“搭台”,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结余可出资成果转化,破解“缺钱转”。
资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血液”“黏合剂”。“真金白银”的投入,对高校老师来说,很有压力。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刘明教授团队从事软磁材料和相关器件研发多年,但由于缺乏商科专业背景、无法顺利筹集创业资金等种种原因,科研“种子”无法进入市场。
直到2021年,陕西省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专业技术经理人的协助下,刘明教授的高端软磁材料项目获得了沣西基金1000万元的投资,并在沣西新城注册成立了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动该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高端软磁材料及器件顺利落地。
“三项改革”政策体系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陕西省创新生态不断优化,一大批科技企业拔节生长。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4000亿元。2023年,全省就地转化技术合同35124项、成交额1601.17亿元,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三项改革’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与效率。”陕西省科技厅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介绍。
为转化“护航”,陕西出台“十条措施”,破解“转得慢”。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包括“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10个方面27条,全方位推进国资监管、人才评价、科研经费管理和成果评价等领域改革与创新,努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小切口实现大突破”示范效应,持续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三项改革”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渠道,改革的“小气候”正演变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大生态”,加快推动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学校根据成果转化收益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年终绩效考核中对学院与个人进行加分奖励,我们都感到很振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延林教授说。“三项改革”推行以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各行业人才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激发,全省创业氛围空前浓厚、成效全面显现。
“三项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了科技成果“变现生金”的有效通道。2023年,全省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16.66亿,较2022年增加102.68%,“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中,陕西专利转让总数7559件,同比增长44.86%,排名全国第4。
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严正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油井可视化检测设备的研究。经过“三项改革”专场路演活动的推介,严正国团队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约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同时,凭借成果转化工作中的突出成就,严正国成功评上了教授。
“我们将坚持研发,使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始终保持领先,提高井下作业效率,为油气田增产作出贡献。”严正国表示。
从“小小树苗”到“参天大树”,改革措施助推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三项改革”推行以来,通过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大量科技成果加速向企业转化,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有效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
辐射西方,互联互通。改革措施强化了区域之间协同创新。“三项改革”推行以来,以科转项目为纽带,各市区积极承接西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创新推广“西安研发、地市转化”模式,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挥优势 谱写新篇
“三项改革”聚焦问题源头,真正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我们将进一步梳理改革推动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抓紧起草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新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支持措施。”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表示。
陕西将持续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实施限时转化机制、扩大“技术托管”范围等创新举措,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拓面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更多先进优质科技成果嵌入到产业或产业链上,不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秦创原这片‘雨林’中,我们这颗‘种子’扎下根来,一定能茁壮成长!”在西北大学教授胡军看来,秦创原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是科研人员闯市场的底气。
此外,改革强化系统制度保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全省各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等立足自身实际,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陕西高校纷纷开展路演,进一步促进“三项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直接惠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类主体,将制度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将创新优势转化成发展动力。
“三项改革”同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效。陕西省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破题,以“三项改革”为切入口,夯实了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机制保障、优化了科创服务体系、提升了金融服务效能、强化了人才供给支撑,打通从科技到企业、产业、经济的通道,既激活了内部存量创新要素,又吸引了外部增量创新资源,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有了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很多曾经‘东南飞’的团队和专家,都愿意回到陕西创新创业。”作为从长三角地区归来的创业者,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晶感受到了陕西科创生态的变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王军表示,下一步,陕西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用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点火器,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丨张佳怡)
来源:中国日报网